滋养皇家三代人:张居正家宴中的家国情怀世代传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氏饮膳张居正家宴寻找有情怀的CEO招标公告
家宴家酿系家国,
连氏宗师贡献多;
天下明相居七味,
国富民安正六和。
这是圣人孔子七十八世孙孔维东为纪念张居正家宴张居正家酿题词。
张居正家宴张居正家酿始创于1564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系明朝万历皇帝御医、连氏饮膳“七味六和”膳食养生理论创始人连成玉先生,为万历皇帝首辅张居正开发制作。
1564年,张居正成为太子朱载垕的伺讲伺读,和连成玉共同服务于裕王朱载垕府邸,建立了长达十八年的亲密友情,从此连成玉根据张居正来自湖北江陵的生活背景、家乡风味、饮食偏好和身体状况,依据连氏饮膳“七味六和”理论,多次为张府家小配制具有湖北地方风味的养生膳食,深受张居正全家的信赖和喜爱。
1572年,万历皇帝朱翊钧登基,其母李彩凤被封“慈圣皇太后”。由于朱翊钧时年只有十岁,没有能力独立执政,内阁首辅张居正受命主持朝政大计。在张居正主政过程中,慈圣皇太后李彩凤与万历皇帝朱翊钧,多次授意宫廷御医连成玉为张居正制作养生膳食,作为皇家对张居正勤政的褒奖。
1579年,张居正为倡导节俭风尚,建议万历皇帝节省皇家用度,取消《先帝功德录》修编大臣的宫廷赐宴。之后张居正自掏腰包,以连成玉为相府配制的物美价廉的膳食慰劳修编人员,广受同僚好评。从此,张居正家宴制作技艺被载入《连氏饮膳二五味珍方录》世代传承。
1581年,在张居正大刀阔斧的改革下,明朝的国力和百姓的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连成玉看到好友推行的改革措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题词颂扬张居正“省议论而和群策,振纲纪而和朝野,重诏令而和行止,核名实而和才俊,固邦本而和民生,饬武备而和疆域”,以及“六和伟略、国祚民安”。连成玉又以连氏饮膳“七味六和”理论为指导,以《黄帝内经》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为依据,调制出了六和将军酒、六和中正酒、六和仓廪酒、六和强劲酒,将这些具有滋阴助阳、益气解表、滋补肝肾功效的养生酒统一命名为“六和人福酒”,时常被张居正用以招待亲朋好友或达官贵人,因此又被称为“张居正家酿”。为感谢连成玉的养膳之功,张居正还特别题词称赞连氏饮膳“居七味、正六和”。
四百多年来,张居正家宴张居正家酿历经连氏家族及其弟子十七代人传承,具有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和饮食养生价值,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钱信忠特别题词纪念:“国医先师双宝贤,慈圣万历五福缘;七味香艾入相府,六和国策出丰年”;北京市文联原党组书记吕浩才也题词:“名相名医事皇家,十八春秋传佳话;腾达不忘七味友,对酒当饮六和茶。”张居正先生十三世孙、湖北张居正宗亲会副会长张培元还将自己敬录祖师张居正和连成玉互赠的题词做成墨宝,赠给了中华连氏国医文化馆。不仅表达了对二位先师的缅怀之情,同时也表示了对张居正家宴张居正家酿所承载历史文化的纪念之意。
本项目配方配料和制作技艺别具一格,以十七世传承弟子解怀兵先生制作的七味荆楚武昌鱼为例:
主料:武昌鱼500克
七味六和辅料:黄茶、芡实、莲子、山药、黄精、大枣、枸杞子适量。
调味料:油、香油、蒸鱼豉油、小葱、料酒、生姜、红椒
制作方法是:将武昌鱼清洗干净,切成厚段;将生姜切成末状,加入武昌鱼中,加入料酒腌制15分钟;将武昌鱼放入盘中,摆成圆形;将黄茶、芡实、莲子、山药、黄精、大枣、枸杞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过滤汁液备用;在锅中加入适量过滤的汁液,大火烧沸,放入武昌鱼,蒸10分钟;将小葱、红椒清洗干净,切成末状;将蒸好的武昌鱼取出后倒出水分;将锅置于火上,待锅热后加入油,待油热后浇在蒸好的鱼上,撒上葱末、红椒末点缀,淋上香油和蒸鱼豉油即可。
四百五十年来,历经十六世祖孙和师徒传承,连氏饮膳涌现出九代代表性传承人,形成了“五脏同调,六腑安和,七味共摄,四季康宁”以及“和天地之道,和四时之序,和物华之宝,和六亲之乐,和脏腑之机,和唇舌之福”的膳食养生理念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上自成一体、独树一帜。
为宣传中医药文化对人类健康长寿的价值和功效,充分利用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氏国医文化项目在历史时期,为明朝万历皇帝养生保健的传奇典故,使亿万大众体验和领悟中国特色养生文化,从而成就连氏饮膳在海内外的独特文化品牌,乃至成为中国呈现给世界的一张人文名片。
为开发特色养生文化项目,培养和凝聚一批高水平的中医药旅游养生文化人才队伍,提高中医药旅游养生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国内外市场的份额,创建具有海内外重大影响力的连氏国医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项目示范中心,促进连氏国医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项目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全球化进程,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水平,通过研究、传播和普及中医药养生科学理论和实践应用技术,开发更多中医药旅游养生文化产品,为千家万户健康长寿服务,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和老龄化社会需求。
为光大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氏饮膳和连氏艾灸的品牌文化价值,充分开发具有450年验效的连氏国医养生文化项目,充分借力大健康旅游产业爆发性增长的趋势,力争运用连氏国医养生膳灸双宝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功效基础,实现旅游文化与养生产业爆品打造策略,力争成为中国旅游文化产业、健康养生产业和特色餐饮产业龙头品牌,力争实现产业规模的快速拓展,达成连氏国医先师连成玉“孝慈恩义、万民共济、治未防变、康寿和怡”的十六字祖训,成就连氏国医文化爱行天下的伟大理想。
2021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氏饮膳传承中心将启动张居正家宴大健康产业化工作,为进一步丰富连氏饮膳张居正家宴的文化内容,使海内外人士更好的了解连氏饮膳张居正家宴传承中的轶事典故,更好的传承和弘扬连氏饮膳张居正家宴养生文化,造福人民群众的健康长寿事业。连氏饮膳张居正家宴传承中心决定面向海内外公开寻找张居正家宴大健康产业有情怀的CEO。
招标项目如下:
一、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乐享鱼鲜品得失:清华园里的张居正家宴回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氏饮膳张居正家宴寻找有情怀的CEO招标公告
2. 项目编号:
3. 招标人:华夏御膳(北京)中医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华连氏国医文化馆、张居正家宴文化传承中心
4. 招标模式:公开竞争,择优选用
5. 资金来源:自筹
6. 资金落实情况:已落实
二、招标内容
1、招标范围:招标项目张居正家宴寻找有情怀的企业家,主要用于担任张居正家宴产业项目公司CEO,并负责组建和管理运营团队。本公司主要提供张居正家宴背景说明和商业计划书,投标人主要负责面向海内外寻找具有餐饮企业管理和运营经验的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并从中初选有意向者推荐给本公司。
包含以下几个要求:
(1)有一定的合作精神。能赢得人们的合作,愿意与其他人一起工作,善于团结和说服别人。
(2)有一定的决策能力和组织能力。依据事实而不是靠想象进行决策,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战略眼光。能发挥部属的才能,善于组织人力、物力、财力。
(3)具有远见卓识,对当前和未来的市场有一种敏锐的洞察力。
(4)敢于放权、善于应变。在管理上能够将权力合理利用,抓住大事,把小事分于部署。权宜通达,机动进取,而不抱残守缺、墨守陈规。
(5)熟悉财务,懂得资本运作。
(6)有勇于承担风险的胆略和能力,大智大勇,敢于迎接任何挑战,决不放过任何机会。对上、对下、对产品用户以及整个社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7)勤于求新:对新事物、新环境、新观念、新技术有敏锐的感受力。
(8)品德高尚,为人正直,尊重他人。有高尚的品德情操,能为社会及企业员工所敬仰,重视别人的意见,不武断狂妄,不强加于人。
(9)有强的管理能力和现代化的管理经验。
2、项目流程:项目主要是投标方通过提交入选企业家名录及其个人简历,在我方获得初步确认或提出优化意见后,由投标方与企业家初步确定合作意向,由我方确定后签订三方协议,在企业家正式办理入职手续后,我方按企业家年薪的5%向投标人支付首次佣金,在企业家适用六个月继续合作的情况下再支付年薪5%的佣金,并确认投标人任务结束。
3、招标金额:招标金额按企业家年薪的10%向投标人支付佣金。
三、投标人资质要求
1、投标人要求:
①参与项目开发对象必须是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具有独立订立合同的主体资格,并有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
②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③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④ 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⑤投标公司具备丰富的项目融资经验以及案例;
⑥ 投标公司信用度高。
⑦ 具有良好的银行资信和商业信誉,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账户冻结、财产被接管或破产状态,在经营活动中无重大违法行为
2、乐享鱼鲜品得失:清华园里的张居正家宴回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氏饮膳张居正家宴寻找有情怀的CEO招标公告项目周期:暂定合同签订之日起三个月。
四、获取招标文件时间、方式、招标文件售价及开标
背景资料获取时间:自发布之日开始2个月内
背景资料获取方式:背景资料以电子版方式发送。
五、投标人资质文件
(1)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加盖公章
(2)荣誉证书提供复印件加盖公章、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
六、报价文件不予受理情况
(1)逾期送达或未送达指定邮箱的。
(2)未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招标文件的报价人所提交的报价文件。
七、咨询联系人及地址:
凡有意参加者于2021年6月30日前将报名信息发送至电子邮箱:13901039075@139.com,或微信:13901039075。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11号五粮液大厦223室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13264467339
咨询电话:13264467339 010-52455066
八、发布公告的媒介
本次招标采取公开竞争,择优选择的方式,招标公司在本招标网发布
九、监督及投诉
招标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认为本次招标活动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有权向有关工商行政监督部门以及技术监督主管部门投诉。
监督投诉机构电话:010-12315或010-12345
温馨提示
以上信息是由招标网会员发布,我们不能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请各位务必在交易前进一步核实,招标网对此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信息中存在不实信息,侵犯他人、违法犯罪等内容,请拨打400-633-1888进行投诉,感谢您的支持!
备注: 联系我时,请说招标网上看到的,谢谢!
为您推荐 相关的其他招标项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