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务由来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于****年**月委托**省科技咨询中心开展《****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年**月*日,在***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立即开展前期准备工作,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和环境现状调查。现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年*月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号)文件精神,现发布****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二、规划背景
**工业园于****年*月成立,****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审核确定范围为**春谷路,南至***省道,西至经二路,北至乌霞路,面积***公顷。通过十余年的开发建设,**经济开发区基本形成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深加工、矿物质深加工等重点产业,对重点项目重点扶持,以龙头骨干企业带动其他企业加速发展,达到区内企业稳定、和谐、持续发展。同时大力支持本土企业,积极打造民营品牌,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弋江镇工业园区位于弋江镇中心镇区西部。****年,弋江镇工业集中区已建成面积为*.**平方公里左右,实现工业总产值约**.*亿元,工业用地地均产出效率为**亿元/平方公里。入园企业已达**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家。工业区固定资产投资约*亿元,就业人数****人。工业集中区内交通、电力、通讯、供水、照明等设施齐备,初步形成集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一体的工业集中区。规划区内沿南弋路等主要道路已建有二十多家工业企业。三里镇工业园区位于三里镇中心镇区西**,现已建成*.**平方公里左右,入园企业已达***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家,工业区固定资产投资约*.**亿元,就业人数****人,工业区****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亿元,实现利润***万元。工业区内交通框架初见雏形,生态环境优美,政策支持有力,发展氛围浓厚,初步形成以竹木业加工为主,包含机械制造、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在内的综合工业集中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开发区原有的用地规模已经成为限制**开发区发展的“瓶颈”。目前省政府批准的*.*平方公里用地,已全部布满了项目。为了缓解土地供需矛盾,开发区积极与周边乡镇工业集中区协作,先后进行了经济开发区拓展区建设。开发区在扩大规模拉动*域经济提升的新形势下,进行扩区已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年**月**日获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工业园区扩区规划面积初步意见的函》,初步认**经济开发区扩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其中主开发区(原***经济开发区)扩区**平方公里,“弋江辅园”*.*平方公里,“三里辅园”*.*平方公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据此委托中铁**规划设计院编制了《****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并以此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三、规划概述
**经济开发区利用自身优势与特色,整合弋江、三里镇工业区,将**经济开发区扩展为“一个主园、两个辅园”三部分。结合***开发区现状发展情况,扩区后开发区总规模**.* 平方公里(含原*.*平方公里)。其中主园区扩区规模**.* 平方公里;弋江辅园扩区规模*.* 平方公里,三里辅园扩区规模*.* 平方公里。
(*)扩区后规划范围为:主园区-**春谷路,南至**大道,西至S***省道,北至纬一路;弋江辅园--**东四路,南至G***国道,西至浦桥路以西的水系,北至**路;三里园区--**纬四路,南至经六路,西至纬一路,北至利森路。。
(*)主导产业:借助**经济开发区优越的区位条件**策优势,依托现有的产业发展基础,规划开发区未来应重点做强高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绿色食品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培育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构建“*+*”的重点产业体系,促使**经济开发区产业扩张与实力提升。
(*)规划目标:到****年,**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年均增长**%;到****年,**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年均增长**%。
评价机构:**省科学技术咨询中心
资质等级:国家甲级
联系人:褚工
联系电话:****-********(传真)
邮箱: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省***长**路*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