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 [切换分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改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招标网 > 2019年05月07日 > 审批项目 > 2019年1月23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

2019年1月23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

2019年05月07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以下内容,仅对会员开放。如需查看详细内容,请先【注册】成为会员。
  • 已注册会员请【登录】后查看。
  • 更多详情,请查看【会员服务列表】
  • 如果您需要解决登录及其他问题,请您拨打客服热线:400-633-1888
发布日期 2019年05月07日 所属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进展阶段
项目性质 行业领域 行业类别
项目详情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9年1月23日-2019年1月29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991-4165406(兼传真)

        通讯地址:乌鲁木齐市南湖西路215号,邮编830063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

    单位

    环评

    单位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1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乙烯厂净化水联合车间固废处理装置废液存储及危废仓储隐患治理项目

    本项目位于独山子区独山子石化乙烯厂净化水车间内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

    新疆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废液存储池建于石化公司乙烯厂净化水联合车间内。危废暂存库建于废液存储池东侧。项目新建一座5000立方米半地下废液存储池、及2台转输泵,废液池4间(1间2000立方米,3间1000立方米),池底布置了风管进行混合搅拌,并配备电动阀门2台。新建一座200吨单层开敞式危废暂存库及相应配套设施。供排水、供电、消防、采暖等均依托现有工程已建设施,含油污泥、废树脂等废物处理依托固废焚烧系统。项目实际总投资1200万元,全部为环保投资

    1.废水

    项目废水为废水为废碱渣、检修废水,暂存于废液储存池,通过管道输送,依托乙烯厂净化水处理车间现有生化废碱装置进行预处理,再进入乙烯厂净化水车间2#工业水装置含盐污水系统进一步处理后达标排放,无新增生活废水。

    2.废气

    废液储存池运营过程中废气有烃类物质、硫化氢、氨等。危废暂存库运营过程中无工艺性废气产生,所产生的废气为运输车辆装卸所产生的废气。废液储存池顶部加盖进行抽气收集后送已建的恶臭气体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

    3.固废

    废液储存池运营期固废为污水池池底累积的污泥,验收调查期间未产生。累积的污泥经泵排至独山子石化公司工业废物处理装置进行焚烧处理并固化后送至乙烯厂危废填埋场处置。危废暂存库接收的固体废物由石化公司工业废物处理装置进行焚烧处理,固废处理装置已取得的危废经营许可证。项目无新增生活垃圾。

    4.噪声

    废液储存池主要声源为水泵和鼓风机房的风机等。危废暂存库噪声为装卸车辆等产生的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风机、机泵设置于泵房内。

    本次项目验收调查发放了50份意见调查表,收回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100%。

    项目施工期、运行期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废对调查者没有影响或影响较轻。70%的被调查者对项目环境保护工作表示满意,30%表示基本满意。

    2

    哈密地区鑫盛再生利用有限责任公司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厂建设项目

    项目位于哈密工业园区广东工业加工区,白云大道以南、黄山路以西

    哈密地区鑫盛再生利用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浩淼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哈密地区鑫盛再生利用有限责任公司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厂建设项目位于哈密工业园区广东工业加工区,白云大道以南、黄山路以西。项目以回收拆解报废汽车为主,主要服务于哈密地区、吐哈油田以及周边地区,年拆解汽车3000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汽车拆解、破碎生产线),辅助工程(露天堆场、仓库、办公室、宿舍等)及事故池、污水处理设施、危废暂存间等环保设施。项目总投资约2000万元,其中环保设施投资71万元,约占总投资的3.55%。

    施工期主要通过场地围挡,定期洒水、物料遮盖等措施控制扬尘污染。营运期废气污染源中拆解车间压扁和切割工段产生的粉尘采用旋风除尘器处理后,废气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源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二级排放标准中颗粒物排放限值的要求;汽油抽取收集过程中挥发的非甲烷总烃排放满足《大气污染源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二级排放标准要求;食堂油烟通过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油烟浓度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m3的标准;本项目生产产生的少量的清洗废水,采用油水分离器处理后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满足《污水排放综合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直接排入园区下水管网,最终进入哈密市污水处理厂处理;项目产生的噪声在采取相应的隔声减震措施后,噪声排放浓度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固体废弃物中废矿物油类、废油箱、滤清器、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汽车空调制冷剂、油水分离器产生的废油及污泥交由新疆金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处理,废铅酸蓄电池交由吐鲁番鼎鑫再生资源科技环保有限公司(骆驼集团)处理,废线路板及电子元器件、防冻液、冷却液交由克拉玛依沃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处理,含有多氯联苯的电容器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不可利用的固体废物、旋风除尘器收集粉尘清运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处置,生活垃圾以及沾上油污的手套、抹布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本次公众参与共发放调查问卷100张,收回有效问卷95份。81%的被调查公众支持本项目的建设,19%表示不关心,无反对意见。

    3

    木垒县地膜科学使用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木垒县民生工业园

    新疆自然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项目总占地面2970m2(约4.45亩),绿化面积650m2(约0.98亩),项目区厂址东侧为园区创新路,南、西侧均为空地、北侧紧邻园区能源四路;距县道192约1km;周边1.5km内无企业。项目区西南侧1800m处为G335木垒收费站。中心地理坐标:东经90°19'14.18",北纬43°54'05.59"。

    本项目建设性质属新建。设计年处理废旧地膜10万亩,年可回收废旧地膜400t,生产再生塑料颗粒300t(中间产品),生产的再生塑料颗粒全部用于本厂滴灌带生产线,年生产滴灌带270t,薄膜200t。配套在雀仁乡、西吉尔镇、英格堡乡、新户镇、东城镇5个乡镇租赁废旧地膜回收点,共计年回收废旧农膜400 t,采用汽车运输的方式运送至加工厂区。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主体工程。加工厂房800m2、配套建设废旧地膜加工生产线1条,地膜、滴灌带生产线各一条。2.辅助及公用工程。办公用房、配电室、值班室、道路、绿化等。3.环保工程。光氧催化有机废气处理装置+15m高排气筒;300m3的沉淀池,150m3的事故池;隔声、消声及减震措施;垃圾箱、垃圾船。

    生产流程:本项目废旧地膜加工造粒生产线的生产工艺主要将废旧农膜进行破碎、清洗、甩干、热熔挤出、冷却、切粒、装袋;滴管带、薄膜生产线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上料、挤出、卷绕、测试、切割、检验、包装。

    本项目新鲜水总用量474m3/a,依托园区现有供水设施提供。本项目生产工序采用电加热,办公供暖采用电采暖;用电依托厂内现有供电设施。本项目劳动定员为10人,全年工作约90天,共720小时。本项目总投资381.0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5万元,占总投资的14.43%。

    (一)环境空气

    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报告书》提出,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和施工机械废气。采取施工现场设置围栏,洒水抑尘,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土方施工作业,物料运输、堆放加盖篷布等措施后,可减缓施工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运营期有组织废气主要为:项目生产时产生少量的工艺废气,主要为非甲烷总烃;破碎工序逸出的少量无组织粉尘以及职工食堂产生的食堂油烟,其中(1)非甲烷总烃采用集气罩收集,经光氧催化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经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可以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4中排放限值要求,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有效防止非甲烷总烃的污染。(2)本项目破碎工序采用湿法破碎,破碎机自带封闭喷淋装置,仅少量无组织粉尘逸出,可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9中无组织排放限值。(3)职工食堂产生的油烟废气采用小型普通吸排油烟机处理后通过专用烟道引至屋顶排放,可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

    《报告书》估算,正常工况下,项目颗粒物、非甲烷总烃等各污染物落地浓度预测结果均符合相应的环境标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本项目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及《塑料厂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100m,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敏感目标分布。环评要求该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规划建设人群集中居住区、医院、学校等环境敏感建筑。

    配套在雀仁乡、西吉尔镇、英格堡乡、新户镇、东城镇等5个乡镇租赁废旧地膜回收点原料应贮存在具有防雨、防风、防渗等功能的厂房或加盖雨棚的专门贮存场地内,无露天堆放现象。另外,废薄膜运输前应进行包装,或用封闭的交通工具运输,不得裸露运输;包装物应防水、耐压、遮蔽性好,可多次重复使用;在装卸、运输过程中应确保包装完好,无废薄膜遗洒;并对撒落在进场道路和作业道路上的薄膜、垃圾则及时清扫。

    (二)水环境

    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报告书》提出,施工期废水主要为建筑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作业,生活污水在施工场地设置移动式环保公厕,统一收集处置。

    本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清洗废水、设备冷却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中的B级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清洗废水进入车间外沉淀池,经三级沉淀池沉淀后清浊分流,分级分质回用。拟建项目采用冷却水来对条状塑料进行直接冷却,使用过的冷却水排入循环冷却水池自然冷却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项目区的地下水污染预防措施主要为:生产车间除地面用防渗混凝土以外,对于混凝土中间的伸缩缝、缩缝和与实体基础的缝隙,通过填充柔性材料、防渗填塞料达到防渗的目的;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防渗等级要求,对沉淀水池、循环水池及事故池采取防渗措施。

    (三)声环境

    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报告书》提出,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噪声,产生短期、局部影响,施工结束后消失。

    本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为产噪设备主要生产挤出机、切割机、破碎机、风机等,噪声值为78~90dB(A)。采取厂房隔声或基础减震的降噪措施,控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噪效果10~25dB(A)。经预测,项目厂界昼、夜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功能区限值要求。

    (四)固体废物

    据《报告书》,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应运至专门的建筑垃圾堆放场处置,生活垃圾依托厂区现有生活垃圾收集设施收集,定期交由环卫部门清运统一处置。

    本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分拣废物(夹带的金属物质、杂草、石块等)其中能回收利用的进行统一收集后,外售给回收商回收利用,无法再利用的委托环卫部门清运;不合格产品和切割时产生的废料,利用破碎设备进行破碎成颗粒,重新作为生产原料进入生产线生产;项目废包装物统一收集后,外售给回收商回收利用;挤出机过滤网,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原环保部令第39号),属危险废物(危废代码900-041-49 )集中收集于厂区危废暂存间,由厂家回收更换;沉淀池沉渣主要为清洗薄膜产生的泥土,属于I类一般工业固废,其成分与农田土质基本相同,且产生量较小,无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其余杂质,符合《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中的相关要求,集中收集后外运至项目区北侧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农田还田。一般工业固废暂存场地需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要求建设,危废暂存间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建设。。

    (五)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保护目标主要为:项目西南侧1800mG335木垒收费站、西侧2.2kmG335国道,北侧2.7km大南沟乌兹别克族乡。

    《报告书》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主要为:建立环保生产岗位责任制,制定环保生产规章制度、环保操作规程;合理规划厂区,各构筑物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设置消防通道;生产车间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要求建设,对生产机辅助设备定期检修,保证各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制定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培训,避免非正常工况的出现;厂区设防火通道,禁止在通道内堆放物品;消防器材定员管理,定期检查,过期更换;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制定完备、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尽可能降低本工程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企业须对生产机辅助设备定期检修,保证各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制定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培训,避免非正常工况的出现;项目厂区做好地面防渗漏措施,对可能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的污染区铺砌防渗地面,采用配筋混凝土加防渗剂;对铺砌地坪的胀缝和缩缝应采用防渗柔性材料填塞;废塑料贮存场所应有防雨、防晒、防渗、防尘、防扬散和防火措施;运输过程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内运输安全规程》(GB4378-8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严格运输管理;结合项目环境风险事故,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和响应计划,并定期演练。

    建设单位采用网络公示和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公众参与调查,发放调查表300份,有效回收300份,有效回收率达100%。

    4

    且末县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园污水处理工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州且末县昆仑工业园(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区)北侧

    且末县昆仑工业园区管委会

    中科森环企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本工程拟建污水处理厂位于且末县昆仑工业园(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区)北边界外1000m处,占地约2500平方米,地理坐标为N38°13′51.33″,E85°28′52.12″,厂区四周主要为撂荒地及天然牧草地,南侧50m有牧民临时违建(无人居住、待拆除);西南侧1.3km为且末玉都机场航站楼;东侧约2.9km为其盖卡西村;厂区东侧约3.0km为车尔臣河,与规划阶段选址相比地下水埋藏相对深,距离园区近有利于污水收集,环境合理性相对好。拟建尾水库位于污水处理厂北约2.0千米处的草地区域,占地约20000平方米,地理坐标为:E85°29′15.29″,N38°15′19.82″,库区四为荒漠草地。

    本工程建设性质为新建,主要建设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厂外污水管道、尾水输送管道和尾水库。污水处理厂规模为500m3/d,污水处理站采用AO+MBR膜分离技术,主要服务于且末县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园区企业,污水站进水水质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A级标准,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配套建设管网4750m,管径DN400,尾水排放管3200m,管径DE110。预处理一体池1 座、CWT智能污水处理设备1 座、办公用房1 座,建设用地面积3.75亩。设计进水水质满足以下要求:化学需氧量≤500毫克/升、五日生化需氧量≤350毫克/升、悬浮物≤400毫克/升、总氮≤70毫克/升、总磷≤8毫克/升、氨氮≤50毫克/升。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主要污染物去除率为:化学需氧量91%、五日生化需氧量97%、悬浮物98%、总氮76%、总磷94%、氨氮90%。出水通过新建尾水管道送至新建尾水库贮存,灌溉期用于灌溉355亩生态林地,非灌溉期在尾水库内贮存。本工程配套尾水生态林绿化工程另作环评。

    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1.主体工程包括污水处理厂、园区内污水收集管道、污水处理厂至尾水库及生态林的尾水管道、尾水库等。2.公辅工程包括附属用房、变配电室、传达室及大门、供电、供水、排水、采暖等。3.环保工程,包括废气、地下水、噪声、固体废物、环境风险等污染防治工程,厂内绿地率51%。本工程污水处理采用“预处理+缺氧+好氧+MBR膜分离技术+消毒”工艺,污泥采用“叠螺压滤机处理+石灰干化工艺”,除臭采用离子除臭。

    本工程原辅料消耗:柠檬酸0.04吨/年、PAM0.73吨/年、PAC0.18吨/年、次氯酸钠0.78吨/年,外购。

    本工程生产生活新鲜水用量0.5吨/日,由厂外定期拉运。用电由市政电网提供。冬季采用电热暖风机供暖。劳动定员4人,年运行365天。

    本工程总投资约1361.4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132万元,约占总投资的9.7%。

    (一)环境空气

    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本工程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和施工机械废气。采取施工现场设置围栏,洒水抑尘,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土方施工作业,物料运输、堆放加盖篷布等措施后,可减缓施工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运营期废气主要为恶臭气体,来自预处理一体池、A/O +MBR一体化设备、污泥脱水间等,主要污染物为氨、硫化氢。拟采取的防治措施主要为:对污水处理构筑物内恶臭气体源经收集后采用一套离子除臭装置进行处理,通过对污水处理构筑物内恶臭气体源通过加盖密闭、集中收集处理等措施进行控制,有效去除臭味率达到80%以上。从而减轻恶臭影响。本次环评收集效率按95%,去除效率按80%计,收集的气体经离子除臭装置处理后通过1根15m排气筒排放,氨、硫化氢排放量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表2排放限值;栅渣、污泥及时清运,减少堆放量,采用专用密闭运输车辆;加强运行操作管理;厂界四周进行绿化。采取措施后,厂界臭气浓度和恶臭污染物浓度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表4二级标准。

    本工程运营期硫化氢、氨最大落地浓度预测值占标率均小于10%,对区域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本工程污水处理厂卫生防护距离为300米,该范围内现状无居民住宅等敏感建筑分布。应加强项目周边规划控制,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规划建设学校、医院、居民点等对环境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建筑和设施。

    (二)水环境

    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据《报告书》,本工程施工期废水主要为建筑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施工生活污水经双瓮漏斗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拉运至且末县污水处理厂处理。

    运营期废水主要为:⑴生活污水0.32吨/日,实验室和药剂配置、地坪冲洗水等生产废水共计1.28吨/日,排入厂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处置。⑵污水处理厂近期尾水产生量500吨/日(18.25万吨/年),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悬浮物、总氮和总磷,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出水通过新建尾水管道送至新建尾水库贮存,灌溉期用于灌溉355亩生态林地,非灌溉期在尾水库内贮存。生态林地占地面积为355亩,年需水量18.28万吨/年。

    地下水防渗措施:厂区采取分区防渗;重点防治区包括预处理一体池、A/O+MBR一体化设备、污泥脱水间等,设计防渗层结构为基底层压实+土工布+HDPE防渗膜+土工布+抗渗混凝土面层(混凝土防渗等级不小于P8),渗透系数小于1.0×10-12厘米/秒;一般防治区包括设备间等,设计防渗层结构为基底层压实+土工布+HDPE防渗膜+土工布+抗渗混凝土面层(混凝土防渗等级不小于P6),渗透系数小于1.0×10-7厘米/秒;设置地下水监控点。

    (三)声环境

    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本工程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噪声,产生短期、局部影响,施工结束后消失。

    运营期噪声主要为鼓风机、空压机、水泵、潜污泵等设备噪声,源强为80~105分贝。拟采取的防治措施主要有:选用低噪声设备;采用潜水泵;鼓风机进风采用地下廊道式,风机入口安装消音器,机座设防震垫,鼓风机加防声罩;室外成排安装机泵采用隔声屏障;污泥泵房及噪声较大车间内的操作室设施隔声室;厂界四周设绿化隔离带。采取措施后,污水处理厂界处昼夜噪声预测值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功能区噪声限值要求。

    (四)固体废物

    本工程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管道施工弃土。建筑垃圾运至当地专用建筑垃圾场处置,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清运统一处置。管道施工弃土拉运至且末县建筑垃圾填埋场。

    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⑴项目栅渣量0.002t/d,沉砂量0.002t/d,污水处理产生格栅、沉砂量分别进行处置后,与生活垃圾一起外运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浓缩脱水后的污泥0.125t/d,污泥含水率60%,可运至且末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如鉴别结果为危险废物时,收集暂存于厂内污泥临时贮存场所,最终委托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处理。⑵生活垃圾0.55吨/年,化验室废包装产生量为0.5吨/a,收集后定期交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五)生态影响

    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本工程尾水库永久占地20000平方米,占地类型为天然牧草地;尾水输送管道临时占地面积23750平方米,占地类型包括天然牧草地和未利用地。施工永久占地改变土地原有利用类型,施工作业破坏施工区地表植被和土壤,引起水土流失,并对管道沿线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拟采取的保护措施为:管道施工伴行线路尽量利用沿线已有道路,划定施工车辆行驶路线。严格控制临时占地,要求一般施工地带控制在15米以内。分段施工,尽量缩短施工周期,避开在大风、雨天施工,管沟开挖采取人工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作业方式。施工结束后,及时对临时占地进行恢复。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理。

    (六) )环境风险

    拟采取的防范措施主要为:建立废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和操作责任制度,对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建立技术考核档案,不合格者不得上岗,聘请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厂内的技术管理工作;机泵、阀门、污水管道材质选用先进、质量可靠产品;加强对运转设备、管道系统的管理与维修,关键设备应有备机,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设置调节池,用于事故状态下及非正常工况下的废水收集,容积不小于763.9立方米,收集废水待事故排除后重新返回处理,严禁不达标废水排放;废水收集管网采用防渗防漏防腐设施,加强尾水输送管线巡查,及时维修更换损坏管道;制定完善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

    本工程采用网络公告、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开展了公众参与调查。发放调查表100份,收回有效表100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100%,100%的被调查者表示同意项目建设。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做出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决定要求听证。

相关工程参考
相关设备参考
相关服务参考
相关材料参考

为您推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相关的其他招标项目信息

加载中...

广告

加载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