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循环经济园经四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前公示
关于《****循环经济园经四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前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有关规定,经局办公会议研究,我局拟对《****循环经济园经四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的严肃性、公正性和公众知情权,现将该项目环评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天。如有意见,请于公示期内将书面意见反馈至*政务服务中心环保局窗口处。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地 址:***政务服务中心环保局窗口
联系人:朱嵬
****年*月**日
项目名称:****循环经济园经四路工程
建设单位:**循环经济园管理委员会
建设性质:**工程
建设地点:****循环经济园
线路长度:*.**km。
环评文件编制单位:煤炭工业**设计研究院
项目建设背景:****年**月,省发改委批准***循环经济园为**省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年园区总体规划及一期控制性详规通过专家审查并获得*政府批复。园区规划总面积**平方公里,规划核心区**.**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建设*平方公里。****年,****循环经济园规划环评由**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
为了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园建设,切实改善**循环经济园的综合交通条件,构筑与全*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路系统,完善当地城*道路系统功能,改善居民环境质量和生活条件,***循环经济园管委会计划实施“****循环经济园经四路工程项目”。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审批[****]***号文对项目开展前期工作进行了批复。**新天源建设咨询有限公司于****年*月编制完成了《**循环经济园路网建设(经四路、生态大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项目概况:**循环经济园经四路工程,北起纬二路,南至纬八路,全长约*.**km,道路红线宽** m,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道路、管线、景观绿化、附属工程等,该工程建设完成后,将进一步完善**路网,为周边地块开发提供良好的*政基础设施条件。
**循环经济园经四路道路等级为城*主干路,设计车速** km/h,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年,估算总投资为*****万元,建设总工期为**个月,预计****年*月竣工。
**循环经济园经四路工程组成一览表
表*
序号
工程组成
主要工程内容
*
主体工程
线路工程
经四**起纬二路,南至纬八路,全长约****m,道路等级为城*主干道,设计车速为**km/h,设计道路红线**m,双向主道四车道。
路基工程
路基工程主要包括路基清表、路基处理、路基回填、道碴石回填等,其中工程挖方量为*.**万m*,移挖作填*.**万m*,外购土方*.**万m*,总填方量为**.**万m*,弃方量为*.**万m*。
路面工程
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车行道:*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 )+粘层+*cm厚粗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玻纤格栅(满铺)+透封结合层+**cm厚水泥稳定碎石+**cm厚水泥稳定碎石+**cm石灰稳定土(**%)。
*
辅助工程
雨水工程
雨污分流制。雨水管道采用布设在道路西侧车行道下,距道路中心线*.*米,机动车**边缘设双箅雨水口。
污水工程
污水管道布置在道路西侧车行道下,距道路中心线*.*米。
交通工程
标志分为道路标志、警告标志、限制和指向标志。标线包括车道边缘线、车道分界线、交叉口斑马线、导向箭头线等。在道路的各主要交叉口需要设置信号灯及电子警察管理。
照明工程
道路灯具选用LED灯具,双挑式+中杆式,灯杆间距**-**米左右,共设***个路灯。
综合管线工程
电力管、雨水管、污水管、给水管等综合管线。
公交站台
沿线绿化分隔带边缘布置港弯式公交停靠站,停靠站间距约为***-***m,具体布点位置与公交部门协商后确定。
无障碍设计
盲道宽度随人行道的宽度而定,本项目为*.**m。
征地拆迁
永久占地约***.*亩,本次工程全线共涉及拆迁**户,其中姚海子拆迁*户,新牛庄拆迁*户,拆迁退让道路红线**m
*
绿化工程
新设绿化带***** ㎡
*
环保工程
雨水管网、污水管网和绿化工程,运营期敏感点跟踪监测。
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项目建成后,主要为运营期环境影响。
(一) 声环境
*、施工期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保护措施
昼间施工机械在距施工场地**m外可以达到标准限值,夜间在***m外可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限值。施工期昼间***m外基本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中的*类标准昼间要求。
根据预测结果,本项目昼间施工噪声的达标距离大约为施工场界周边***m外,因此,施工噪声对区域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较大。
施工期毕竟是短期行为,敏感点所受的噪声影响也主要是发生在附近路段的施工过程中,总体上存在无规则、强度大、暂时性等特点,且确保夜间不施工的情况下,昼间施工区域采取拦挡、阻隔等降噪措施后,噪声影响较小。
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单位应尽量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并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尽量避免多台设备同时运转,以减少噪声对敏感点的叠加影响;严格遵照《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中的有关规定,避免施工噪声扰民事件的发生;(*) 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夜间(**:**~次日**:**)和午间休息(**:**~**:**)严禁高噪声设备施工,以免影响施工场地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 如因建筑施工工艺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须提前持*建筑管理部门证明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将规定的夜间和午间作业时间公告附近居民。施工工地土方挖掘、外运根据政府规定的夜间作业时间、专用车辆、指定路线进行作业,并公告附近居民; (*) 在沿线的敏感点施工时,必要时设置移动隔声屏障,以减轻施工噪声的影响;(*)运输车辆应控制车速(低于**km/h),经过敏感点时禁止鸣笛;(*) 加强施工期噪声监测,发现噪声污染,及时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 运营期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保护措施
标准横断面交通噪声衰减断面预测结果表明:项目运行后对于*a类区,昼间不同特征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中*a类区标准,未出现超标;夜间近期达标距离为距离道路红线外*.*m,夜间中期达标距离为距离道路红线外*.*m,夜间远期达标距离为距离道路红线外**.*m;
项目运行后对于*类区,昼间近期达标距离为距离道路红线外*.*m,昼间中期达标距离为距离道路红线外*.*m,昼间远期达标距离为距离道路红线外**.*m;夜间近期达标距离为距离道路红线外**.*m,夜间中期达标距离为距离道路红线外**.*m,夜间远期达标距离为距离道路红线外**.*m。
*类区交通噪声预测结果表明,小黄庄近期昼夜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中的*类区标准。姚海子、新牛庄交通干道两侧**m范围GB****-****《声环境质量标准》中*a类标准,*类区满足GB****-****《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类区标准。
环境保护措施:
(*) 加强运营期沿线声环境敏感点声环境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适时采取有效的减噪措施。
(*) 沿线城镇的规划建设应考虑到道路交通造成的影响。
(*) 加强交通管理,禁止噪声过大的破旧车上路。设置超限检查站;控制车辆速度,穿越村庄段设置减速带和限速标志,通常车辆速度提高一倍,平均噪声值增加*~*dB(A);车流量增加一倍,噪声增加*dB(A)。
(*) 加强道路路面养护,维持路面平整,避免路况不佳造成车辆颠簸增大噪声。注意道路绿化美化,在有条件的路段种植降噪林带。根据资料数据统计,林带的降噪量并不高,但绿化在人们对防噪声的心理感觉上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可以清洁空气、调节小气候和美化环境。
(二) 环境空气
*、施工期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保护措施
施工期对大气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土方临时堆放及运输等环节产生的扬尘;各种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等。大气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施工区周围临时性局部影响,由于施工区土建施工阶段施工周期相对较短,其影响时间相对较短,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施工期的污染影响将随之消除。
环境保护措施:(*)加强道路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控制,通过围挡、洒水、冲洗、遮盖、清运等多种手段,有效控制交通施工场地扬尘污染。(*)加强堆场扬尘控制。对于装卸作业频繁的原料堆场,应设置围墙、顶盖,并对原料实施覆盖,避免作业起尘和风蚀起尘。露天堆放场所要采取适宜的洒水、硬化、冲洗等抑尘措施。(*)采用商品混凝土,对原料运输车辆及商品砼运输车辆出厂前必须统一进行清洗。(*)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运输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严格实施密闭运输,非密闭车辆禁止上路行驶。严禁将废弃的建筑材料作为燃料燃烧。(*)对供水、供气(汽)、通讯(信)、供电设施安装需要挖路施工的,施工单位在施工阶段必须采取防尘措施,工程完工同时将道路恢复原貌,切实提高*政设施完好率。(*)施工现场地坪、施工便道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开挖过程中,及时洒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应经常洒水防治粉尘;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应适当洒水,防止粉尘飞扬;大风天气不得施工。(*)加强回填土方堆放场的管理,要制定土方表面压实、定期喷水、覆盖等措施;不需要的泥土,建筑材料弃渣应及时运走,不宜长时间堆积。(*)运土卡车及建筑材料运输车应按规定配置防洒装备,装载不宜过满,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并规划好运输车辆的运行路线与时间,尽量避免在繁华区、交通集中区和居民住宅等敏感区行驶;对环境要求高的路段,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夜间运输,以减少粉尘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场地出入口附近设施清洗池,运输车辆进、出施工场地前,必须清洗轮胎,防止带泥上路。(**)对运输过程中洒落在路面上的泥土要及时清扫,以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扬尘,并通过定时洒水等措施来抑尘。(**)施工结束时,应及时对施工占用场地恢复地面道路及植被。
*、 运营期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与汽车空气污染有关的全国性或地方性防治措施(如使用无铅汽油、淘汰黄标车)可成为环境保护对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措施包括政策、法律、收费及实施计划等方面。(*) 加强道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持道路良好的运营状态,减少车辆尾气的排放。(*) 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加强车管执法力度,禁止尾气污染物超标排放的机动车通行,以减少尾气污染物排放。(*) 加强绿化,利用植物来吸收污染物,减轻污染。
(三) 地表水环境
*、 施工期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保护措施
施工期对地表水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废水、施工生活区二个方面。
根据设计方案,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全线不另设集中施工生活区,施工人员均就近租住当地居民用房。
由于工程的施工生活区均采用租用方式,主要靠租赁道路沿线民房供施工人员居住,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设化粪池集中处理,化粪池集中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用作农用地肥料或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不会对区域地表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生产废水包括砂石材料的冲洗废水和机械设备的淋洗废水。这些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SS和少量的油类,一旦直接排入附近的河流,将造成水体污染。因此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建议砂石材料的冲洗废水尽量循环使用,最终的排水须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排放。
环境保护措施:由于工程的施工生活区均采用租用方式,主要靠租赁道路沿线民房供施工人员居住,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设化粪池集中处理,化粪池集中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用作农用地肥料或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
工地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物料垃圾等尽量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并联系当地环卫部门及时清运;施工场地产生的生产废水,以及受暴雨冲刷产生的污水,需经施工现场的明沟、沉砂池初步处理,不得直接排入沟渠。
*、运营期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保护措施
由于本工程为*政道路,路面产生的径流可由位于道路两侧的雨水管网收集,排入附近的沟塘。道路初期雨水的排入将瞬时增加地表水水体的污染负荷,但考虑到雨季整体地面径流的汇集,不会对地表水体水质产生较大影响。
本次工程污水管道布置在道路西侧车行道下,距道路中心线*.*m,道路沿线污水规划进入**循环经济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达标后尽可能地回用于**循环经济园电厂等工业用水,减轻对地表水体的影响。
(四)生态环境
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对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改变了原有的土地使用功能,以及临时占地等产生的水土流失。
在道路建设中,由于路基开挖、取土、弃土,使得原有的土地结构受到破坏和改变,进而造成原土移位、松散,原植被遭到破坏,地表裸露,改变土壤的可蚀性及植被状态,降低土壤的抗蚀性和抗雨水冲刷性。随着本项目施工完成后,*m绿化分隔带及栽种行道树,将大大改善城*面貌,对美化城*环境、创造园林城*起到积极作用。
环境保护措施:严禁乱倾倒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做到定点存放,及时外运处置,避免污染土壤。道路两侧绿化除考虑路基防护外,还应考虑路网景观及环境保护作用,如降噪、防治空气污染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并与当地园林管理部门相配合,统一规划绿化带。为保证绿化栽植的成活率,应种植适合***当地气候的乔木,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道路环境,且落果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
五、环境影响可行性
*.产业政策相符性
**循环经济园经四路工程属城*公共交通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年修订)》中,将城*公共交通建设项目列为鼓励类项目。因此,**循环经济园经四路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 规划相符性
**循环经济园经四路工程为**工程,呈南北走向,设计红线宽度**m,北起纬二路,南至纬八路,道路全长****m,项目选线、规模、性质建设符合《****循环经济园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
*.公众参与
建设单位对本项目工程沿线可能受到影响的居民代表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走访口头征求意见。现场共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份,回收有效调查表**份, 对本项目持赞成态度的为**人,不关心的*人,没有表示反对的。
针对公众参与调查过程中公众提出的要求,以及公众对本项目环境影响方面的担忧,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及运营后,必须重视环境保护,落实环评报告中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各项环保治理措施,保证污染物的稳定达标排放和功能区达标,加强环境管理,使该项目的建设具有充分可行性。
六、总体结论
****循环经济园经四路工程属城*公共交通建设项目,是**道路,工程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年本)》中鼓励类项目。工程的建设和用地均符合《****循环经济园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建成之后,改善区域交通发展、实现交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目标以及完善城*路网的需要,同时提升了沿线地块的使用价值。
只要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切实做好“三同时”工作,落实评价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及生态恢复措施,就可使工程产生的噪声和废气影响控制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并可有力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项目的建设是及时和必要的。从环境影响的角度而言,****循环经济园经四路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公众参与情况:我局于****年 *月**日在*局网站发布了项目受理公示,公示期限内未收到公众反馈意见。
相关部门意见:***发改委同意了项目备案。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